“王峰”写成“汪峰”,标点符号“超编”,几乎是自我曝光。
▲山东一县委书记怒批:我不是汪峰!姓名都错了,怎么信任你们的陈述?新京报“咱们视频”。
文 | 马涤明
据报道,12月27日,山东莘县住建局一份盖有公章的文件引发网友围观,县委书记王峰在这份状况陈述上发现了多处过错并作指示。其间一处过错是把王峰误写成“汪峰”,还有标点符号、上报数据也存在过错。而且,住建局局长徐凤华在文件上的签名也疑似复印上去的。
王峰成“汪峰”,县委书记王峰在文件上批注曰“我不是歌星”,书记的诙谐,笑翻了网友,赚了不少人气。不难想象,被“幽了一默”的住建局官员们,这会儿恐怕笑不出来。
昂首为“县委”的文件,竟然把县委主要领导的姓名给写错了,这种超初级的过错,在网上多被解读为,一些官员作业风格浮躁、精力松懈。确实,现实就在那儿摆着呢——“王峰”写成“汪峰”,标点符号“超编”,数据也不精确,风格和精力状态上的问题,几乎便是自我曝光,不劳他人来说。
但这事怎么看,又都觉得不合理。文件犯错之事常有,错字连篇甚至“闭着眼睛”抄袭,抄出“神木爱长沙”、“鹦鹉学舌青岛”之类的近乎“段子”的新闻,隔段时刻就会来个新的。但由于越来越没新意,现在也让人笑不出来了。县委书记“成歌星”一事的不同之处在于,政府部分慵懒、唐塞、草率的作业行为,是面向上级机关甚至当地“一把手”,这既有违常态,也有违常理。
合理剖析这个事,一个是,某些部分和官员唐塞草率风格久成习气;一个是,这份文件被上级领导审理得那么细心、细心,或许出乎了下面官员们的预料?而假如住建局官员明知县委书记会逐字逐句通读文件,自己却不细心安排文件的起草、相关数据的核对,甚至连最起码的文字审阅校正程序都给省掉了,绝不合理——那不是坐等挨批吗?
作业的原因很可能是:职能部分习气了唐塞敷衍,而且“屡试不爽”,以至于公函被当成一种方式。某些官员脑子里深刻地储存着如此认知,县委书记“成歌星”,才水到渠成吧。
莘县新任县委书记逐字逐句细心阅览文件,且对征地作业相关状况熟稔于心,或许是某些部分始料不及的。而之前还有过多少部分领导连“看都不看”就上报、就下发文件的状况?对机关作业、公共办理、民众利益又是否形成欠好影响?恐怕是更需求重视的问题。
政府公函无小事,一个数字、一句话的过错,就可能给政府作业、公共利益带来影响和丢失。说到底,风格问题无小事,由于行政部分的作业关乎公共利益也关乎政府形象。一张半纸的政府公函过错百出,应追究责任,更应透过个案探寻风格问题的成因。
□马涤明(职工)
修改:新吾 校正:柳宝庆